一、活动目的:
为了宣传、推广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维护意识,丰富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特举办衡阳市逸夫中学第三届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
二、活动主题:“塑和谐心灵,展青春风采”
三、活动内容:
1、成立心理社团
2、心理知识宣传(略)
3、心理健康手抄报
4、心理游戏大比拼
5、心语心愿
6、轻松迎考心理讲座(待定)
四、活动时间: 2020年5月
活动详案如下:
活动(一):成立心理社团
一、活动背景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老师为主,学生力量为辅,发掘学生自身力量,成立学校心理社团,在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努力为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5月11-15
四、活动内容:
1、宣传、报名
2、筛选确定
3、成员成长
① 成员工作内容讲解培训
② 成员心理测试
③ 成员每周一期的心理成长团体辅导
活动(二):心理健康手抄报
一、活动背景
“手抄报”就是用手亲笔抄写的报刊,但是每一份手抄报的后面都包含着编者的辛勤劳动和聪颖的智慧。它是由学生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材料,精心安排,一笔一画制作的,它集语文、数学、自然、社会、美术等知识于一体,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体现,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人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手抄报活动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三、活动对象:初一、初二年级
五、活动内容:
各班征集2-3幅主题为“我爱我”或者“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进行评选,然后将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展示。
活动(三)心理游戏大比拼
一、活动背景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的态度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只要心理上存在游玩嬉戏的态度,必能激发出许多创意,因为在游戏中,人会解除防卫心理,打开心智枷锁,不必实事求是,不必墨守成规。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游戏大比拼活动,能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余,解放天性,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在游戏中找回自信,同时也希望各班的凝聚力能在游戏中得到提升与巩固。
四、活动(比赛)时间:5月19-22日(第八节课)
五、活动对象:初一年级
四、活动内容:
各班通过观看游戏规则讲解视频了解规则,在保证全体学生都明白游戏规则后,再由各班自行选择参赛成员,各班共选10个成员参赛(男女不限)。每次3个班同时进行,共3天。
规则:三个游戏依次轮流进行(过山洞---齐心协力---心心相印),一个游戏结束后才能进行下一个游戏,根据耗时决出前三名(耗时短),颁发奖品。
注:1、过山洞时呼啦圈必须从圆的起点再回到起点方可结束
2、心心相印在传递橡皮筋时中途掉了可以从断掉处继续往下接。
3、齐心协力时必须坚持保持坐姿唱完视频中的歌,若唱的过程队伍散掉则须重新开始唱。
活动(四):心语心愿
一、活动背景
表达是人的本能需要,生活中常出现有心里话想对谁说,却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对一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却因为难为情从来没有表达过出来;与朋友闹别扭了冷战,其实已经想和好了,但不知如何先开口求和等情形,基于这个现状,我们举办这个“心语心愿”的活动,旨在帮助想表达的学生排解心理烦恼,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顺畅。
二、活动时间:5月25-30日
三、活动地点:操场主席台
六、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有什么心里话想对谁说,却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机会说而发愁吗?对帮助过你的人心中充满了感激,却因为难为情而从来没有表达过吗?与朋友闹别扭了,你们在冷战,其实你已经想和好了,但不知如何开口而纠结吗?因某些事憋在心里很多很久而压抑难受吗?……那就让我们来帮你达成这个心愿吧。把你的心里话写成说话稿,内容可以是吐槽、感谢、说梦想、自我激励、表白等等,留下你想说的话,我们的心理特派员一定会帮你传达心声,达成心愿。还犹豫什么,提起笔,勇敢地表达你的心声吧。
你可以
1、在活动现场写下你的心里话,投到广播站的心语信箱。
2、写好你的心声,投到知行楼四楼心理咨询室门口的心语信箱。
3、交给值班人员。
我们的传达方式:
1、笔者自己在广播站亲自表达
2、通过校园广播“心灵之约”节目传达。
3、通过心理特派员专门送达。
现场活动时间:5月25日—30日
附:
社团招募
逸心社招募社员,同学们,属于你们的心理社团即将成立啦,如果你想更了解你自己,如果你对心理感兴趣,如果你想发掘自己的特质,就来报名参加逸心社吧,在这里我们一起探索奇妙的心理科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体验趣味盎然的团体训练,快快行动去报名吧!报名方式:填写《逸夫中学心理社团报名表》上交到各班团委,报名截止日期5月17日。
逸夫中学心理社团报名表
姓名 | 班级 | 性别 | 年龄 | ||||
联系方式 | |||||||
个人兴趣爱好 | |||||||
为什么想加入心理社团 | |||||||
希望社团能组织什么 样的活动,对社团的建议?希望有什么收获? |
上一条:国旗下讲话(5.11)